服务热线:0755 28160800
地址:中国 深圳市 宝安区石岩
街道水田社区第二工业区
业务直线电话:
(86)0755-28160800
(86)0755-29839665
(86)0755-29839692
业务传真:(86)755 2344-2951
前台电话:(86)0755-29839341
前台传真:(86)755-2983-9345
邮箱:ytsales@kingboard.com
燕特尔综合症(Yentl Syndrome)来源于一部女主假装男性接受教育的电影《燕特尔》(Yentl),意思是「除非女性的疾病症状与男性相符,不然女性容易被误诊和错误诊疗」。
你有注意到吗?人们接触到的身体结构图,除了需要呈现子宫等少数情况下,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的身体结构图。
但是,女性不是「有着子宫的缩小版男性」。医生们学习着男性的解剖结构图,学习着以男性为参考的治疗方法,开着以男性为主要甚至唯一被试的药品……女性的健康,就被悄无声息地侵害了。
一项对2200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在社会经济的较低阶层中,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比同收入阶层的男性高25%。更高的患病率等于更好的确诊吗?显然不是的——来自英国的研究发现,女性在心脏病发作后,被误诊的可能性比男性要多50%~60%。
虽然与男性一样,在心脏病发作时,女性最常见的症状是胸口疼痛。但是,女性很有一定的概率会出现其它看起来「与心脏病发作八杆子打不着」的症状,比如说头晕、恶心呕吐、胳膊疼痛、呼吸急促……甚至于下巴疼。
这会使得女性很难想到自己是心脏病发作,而是把自己的症状归咎为简单的流感或肠胃不适。
我们都知道,心脏病发作时,每一秒都很珍贵,越早的抢救,就等同于更高的生存机会,但女性,却可能在心脏病发作后,吃两粒感冒药,然后忍着不适,继续为丈夫孩子准备早饭、打扫卫生,最终迎来死亡。
而且,女性的心脏病发作不止是外在表现与男性不同这么简单,可能在病理层面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比如说,传统的心脏病发作诊断方式,是用血管造影来查看哪里有动脉阻塞,但是女性很可能并不可能会出现动脉阻塞。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当一位女性因为心绞痛而前往医院、想要获得帮助时,医生可能没办法通过常规检查手段发现她们的疾病,因而告知她们并没什么大问题,但离开医院后,这些「正常」的女性却很可能经历心脏病发作。
哪怕不危及到生命,对女性的误诊也会大大困扰女性的生活,比如说,一个不算陌生的疾病——多动症(ADHD)。
ADHD患者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低,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与多巴胺有关的神经递质,而多巴胺则与大脑的快乐与奖励中心有关。
简单来说,在做同样的事时,相对于大多数人,ADHD患者更有可能感到无聊、烦躁,因为ta们的大脑没有给其提供充足的「快乐能量」。因而,ta们可能会用其它方式来获得额外的多巴胺,比如抖腿、胡思乱想等。事实上,许多能治疗ADHD的药物就是因为能提高患者的多巴胺水平而产生效果。
ADHD有三种主要类型:多动型、注意力不集中型、混合型(即又有多动症状、又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但很糟糕的是,长久以来,人们对ADHD的印象只有「多动型」,甚至于,在中文中ADHD被最广泛使用的翻译名称,就是「多动症」。
因此,当一个男孩无法在教室里乖乖坐好、总是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甚至在上课离开座位玩耍时,人们可能会怀疑他有「多动症」。
但当一个女孩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总是「开小差」时,人们很难意识到这是疾病的症状,很可能将其视作「抑郁」「焦虑」「懒惰」的表现,忽略了她们正在遭受的痛苦,难以给她们真正有效的支持,甚至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辱骂等手段试图让她们「回归正轨」。
这种社会的偏见,加重了ADHD女性遭受的压力,因此她们也更加容易产生焦虑、抑郁问题。据了解,有ADHD的女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女性的2倍以上。但当她们想去医院寻求帮助时,医生很可能只是简单地为她们开抑郁症药物,却忽略了问题的根源——ADHD。
在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ADHD女性很有一定的概率会通过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ADHD症状,比如说:自残、药物滥用、酒精成瘾、贪食症等。
我们可能会自然而然地以为,女性容易被误诊的情况,只发生在「普通疾病」中,即男性也会有的疾病中。
美国新闻网站Think Progress就报道了一名名叫凯西的患者的故事。在月经期,凯西的症状十分严重,常让她头晕目眩、虚弱异常、甚至根本没办法保持站立。但是,接连四名医生都认为她只是心理有问题,「你所有的症状都只存在于你的想象中」。
最后,在被告知她「疯了」的9个月后,凯西终于获得了正确的诊断——她患有严重的子宫肌瘤,甚至可能会为此丧命,有必要进行手术。
「会丧命的子宫肌瘤出现的概率太小了,医生诊断不出来也很正常。」也许你会这么认为。但实际上,哪怕是很常见的女性疾病,也有一定的可能很难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断。
比如说,平均每10位女性里,就有1位会受此折磨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来说,月经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当月经来临时,她们的腹部可能像被刀割一样疼痛,这种疼痛会持续几天,而且会非常剧烈,腰部和腿部可能也会感到酸痛,此外本人会处于非常疲倦、虚弱、烦躁的状态中。
但是,这一切痛苦,都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月经表现」「忍一忍就过去了」,甚至是「生个孩子就好了」。
在英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平均需要8年才能得到诊断;而在美国,平均数变成了10年。
虽然这种疾病如此普遍、让女性承受了如此多的痛苦,但直到2017年,英格兰国家卫生与护理卓越研究所才首次发布了应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指南,猜猜看主要建议是什么?做更多检查?NO,只是「好好听女性说话」。
所以说,在女性被误诊的问题上,总是以男性为标准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人们不仅忽视女性的疾病标准太久,也轻视女性的发声太久,女性的疾病被隐秘地轻轻略过,带来的却是成千上万女性的病痛和死亡。
女性的身体疾病更有可能会被当作「情绪」「心理疾病」而被忽视,与此对应的是,在同等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给女性提供抗抑郁药物,你知道吗?女性服用抗抑郁药的可能性是男性的整整2.5倍之多。
一方面,人们总是把女性的躯体症状归咎于情绪问题,这一方面加重了「女性情绪化」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让女性的病痛得不到有效帮助,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性遭受长期误解,因而也更可能会产生真正的情绪心理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重「女性情绪化」的刻板印象。
让我们来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因为脑瘤头疼欲裂,但是家人跟你说「头疼只是你幻想出来的症状,你这就纯粹心理问题,你身体一点事儿也没有,别老是疑神疑鬼把自己弄成精神病」,而且每次你一头痛,家里人就指责辱骂你「没事找事」……
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保持镇定优雅平静的心情吗?显然是很困难的。但这偏偏成为了他们为你贴上「情绪化」标签的「证据」。
在历史上,针对女性的疾病歧视甚至更糟糕。只要超出传统社会认定的「正常女性行为」界限,比如说表现出合理的愤怒,女性就非常有可能被关进精神病院、被迫接受子宫切除术。
在古希腊时,人们甚至相信,女性的子宫会在全身游走,它停留在哪里,哪里就会生病——这被称为「歇斯底里症」。
这不单单是对女性和子宫的污名化这么简单,这种歧视性的诊断,还会对女性的生命健康造成致命威胁。
英国精神病学家Eliot Slater对伦敦国立医院在1950~1959年这十年间里诊断出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9年后,在这里面,每10位女性里就有超过6位被发现有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比如说脑部肿瘤。
这种普遍的误诊不仅会使得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使她们长期被病痛折磨,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还会夺走她们的生命。在上面提到的随访中,有十几位女性无奈地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这份历史不仅仅是历史这么简单,事实上,它依然对当今社会对女性病痛的看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8年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面对同样患有会导致长期慢性疼痛的疾病的患者,医生会更容易认为有慢性疼痛的男性是「勇敢的」「坚强的」,但被慢性疼痛折磨的女性就没这么好运了,医生会倾向于认为她们是「情绪化的」「歇斯底里的」。医生更有可能将女性的病痛视为心理问题,从而忽视了必要的检查。
人们不认真正视女性真实的疾病,却以虚假的疾病来控制和规训女性。这从来不是因为女性的疾病诊断是一个多么困难的问题,根本在于,女性不被重视,而被归属于「第二性」的人。「我们为人治病,然后捎带为女人治病」——这种隐秘的偏见已经存在太久。
但好在,我们现在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而看见,正是开始改变的第一步。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指出问题所在不如干好实事、指出女性总被误诊不如自己去精进医术来解决这一个问题,但女性为自己权益的发声,正是唤起「实事」发生的不可或缺的号角。
更何况,术业有专攻,莓莓相信,只要我们去尽自己的能力发声,便会有更多的女医生,意识到这件事,然后用自己的专业力量,一点点逆转女性疾病诊断的不利局势。
这是来自亲历精神病十年患者的真实讲述,从患病经历到生活指南,从坦白病情到自助方法,在书里展现了不为人知的疾病世界,也是一次面向世界的情感表达。